- 靈活的法規及稅務框架,對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房託)市場發展攸關重要
- 引入房託公司架構、靈活的發展及物業持有規則、稅務穿透措施(tax transparency)及降低房託物業轉讓印花稅等措施,將有利提升本港房託市場的吸引力
- 房託即將納入滬深港通加上政府的支持措施,有望加強市場流通性和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
德勤中國與香港房託基金協會(HKREITA)今日聯合發表《釋放增長潛力 — 香港房託基金市場展望》專題研究報告。該報告彙集業界領袖的市場洞察,並透過主要房託市場的比較分析,探討如何透過法規優化、稅務安排和市場發展措施,促進行業發展。
房託作為全球備受歡迎的投資工具,為房地產擁有人和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組合和穩定收入。香港擁有完善的金融基建,並在連接內地的跨境投資具有戰略地位,充分具備發展為亞洲房託市場樞紐的條件。
德勤中國房地產行業主管合夥人羅遠江表示:「自2000年代中首批房託上市後,香港房託市場在起步階段曾經歷一段可觀增長,然而目前香港上市房託數量仍維持在11個的水平,顯示在市場規模及多元化方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透過業界領袖的見解及德勤的全球專業知識,我們的報告探討了如何透過優化法規及稅務框架,釋放香港房託市場的潛力。香港是連接東西方的橋樑,其促進與內地投資流動的角色,為本地房託市場發展帶來良好機遇。結合香港作為亞洲領先金融中心的優勢,這些發展均為本地房託市場的增長及多元化締造正面前景。」
香港房託法規發展
有別於美國和日本等容許多種法律模式的主要市場,香港房託市場只容許以信託架構形式營運,增加了募集資金的難度。儘管房託可通過債務或股權作融資,但股權發行的審批及借貸限制約束了房託的發展,特別是較小規模的房託。香港房託亦須根據《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持有物業至少兩年,影響基於投資策略而出售資產的時機。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榮譽創會會長及主席、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為應對當前的結構限制和吸引更多市場參與者,我們建議為香港房託引入公司架構,並透過獨立託管人維持資產保護,這種靈活性有助吸引在信託投資上受限的機構投資者參與。此外,放寬房託須持有物業兩年的規則,能夠在不影響長遠穩定的前提下,讓房託可迅速回應市場變化並優化投資組合的管理。」
相比日本、澳洲、美國和英國基本上不設借貸上限但須遵守各種財務限制或稅務規定,香港房託的借貸上限為資產總值的50%。此外,香港房託的物業發展項目僅限於資產總值的10%(經基金單位持有人同意可提高至25%)。這些限制可能阻礙香港房託運用債務提升投資者回報的能力,並降低其在快速變化市場中的競爭力。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董事、春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梁國豪指出:「提高借貸限額的靈活性,對釋放香港房託的增長潛力攸關重要。在同時引入風險管理措施之下,這項調整將容許房託管理人根據市況及借貸方的要求,設定適當的借貸水平。我們亦建議將物業發展項目的資產值佔比上限提高至25%而無須基金單位持有人批准,使香港房託能更有效把握發展機遇。」
香港房託的稅務考慮
與實施稅務穿透(tax transparency)措施的市場相比,香港並非在基金單位持有人層面徵稅,而是在房託層面徵稅。換言之,香港房託須就直接持有的物業繳交15%物業稅,或就其透過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擁有物業的租金收入,繳交16.5%利得稅(不論基金單位持有人的稅務狀況);這變相影響房託發起人的興趣及投資者回報。此外,香港房託物業轉讓的印花稅高達4.25%,可能超過一個房託的年度收入,令物業擁有人對將資產注入房託架構卻步。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榮譽創會會長、順豐房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翟廸強表示:「即使未知房託能否成功上市,企業在資產重組時仍須支付大額印花稅作為前期成本,這對有意進入市場者造成顯著的阻力。我們建議延遲至成功上市後才收取直接注資物業的印花稅,而非要求不論上市結果如何都須支付大額前期款項。此舉能為房託發起人創造具吸引力的經濟誘因。」
其他建議包括減免涉及向香港房託注入物業的印花稅,例如可豁免房託繳納印花稅,或將直接轉讓物業的稅率降至0.2%,以與通過特殊目的公司進行交易的稅率保持一致。
加強香港房託市場地位
儘管存在上述法規及稅務因素,業界領袖對香港房託市場前景保持樂觀,這有賴本地和內地政府的強力支持。不同的政策支援,包括將房託納入滬深港通,可大幅增加市場流動性及交易活動,正如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滬深港通後所見的顯著增長。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榮譽創會會長、越秀房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林德良表示:「通過提高雙幣種交易的靈活性,以擴大雙櫃台交易至香港房託,將有助促進人民幣市場發展,這亦可提升市場流動性並縮小櫃台價格差距。隨着將房託納入滬深港通,可吸引內地投資者透過南向交易,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的香港房託單位。我們應簡化房託上市程序,並探討與內地交易所建立雙重上市的框架。」
此外,報告同時建議透過多元化資產類別、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構建協作氛圍,加強推動香港房託市場發展。具體而言,房託可考慮擴展至醫健及數據中心等領域,以發揮香港現有優勢。為加深投資者認識,報告建議透過夥伴關係及媒體加強教育倡議。通過這些策略性改革及業界共同努力,香港將具備優越條件,鞏固其作為國際房託市場樞紐的領先地位。
點擊 此處 閱讀完整報告。
高解像度圖片可在此 連結 下載。
–完–
關於香港房託基金協會有限公司(HKREITA)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是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業界的共同協作平台。協會旨在連繫有共同願景的房託基金經理、行業從業者以及為房託基金業界服務的專業人士或機構,共同推動香港房託基金市場的整體發展。協會力求集思廣益,致力成為香港房託基金業界的代表性聲音,並與政策制定者和其他持份者緊密合作,提升香港在全球房託基金市場的地位。
如需更多資料請瀏覽:hkreita.com。
關於德勤中國
德勤中國是一家立足本土、連接全球的綜合性專業服務機構,由德勤中國的合夥人共同擁有,始終服務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前沿。我們的辦公室遍佈中國31個城市,現有超過2萬名專業人才,向客戶提供審計、稅務、諮詢等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專業服務。
我們誠信為本,堅守質量,勇於創新,以卓越的專業能力、豐富的行業洞察和智慧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各行各業的客戶與合作夥伴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世界一流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德勤品牌始於1845年,其中文名稱「德勤」於1978年起用,寓意「敬德修業,業精於勤」。德勤全球專業網絡的成員機構遍佈150多個國家或地區,以「因我不同,成就不凡」為宗旨,為資本市場增強公眾信任,為客戶轉型升級賦能,為人才啟動迎接未來的能力,為更繁榮的經濟、更公平的社會和可持續的世界開拓前行。
關於德勤
Deloitte(「德勤」)泛指一家或多家德勤有限公司,以及其全球成員所網絡和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德勤有限公司(又稱「德勤全球」)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相互之間不因第三方而承擔任何責任或約束對方。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僅對自身行為承擔責任,而對相互的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德勤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
德勤亞太有限公司(即一家擔保有限公司)是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員所。德勤亞太有限公司的每一家成員及其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在亞太地區超過100座城市提供專業服務。
請參閱 http://www.deloitte.com/cn/about 瞭解更多資訊。